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3篇
  102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E-OBT去除过程的干物质中元素的变化和同位素交换过程中浸泡液中颜色产生的机制,本研究以中国居民经常食用的几种农作物(小麦、小米、玉米、大豆、精米、胡萝卜、白萝卜、马铃薯和青菜)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元素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作为研究手段进行研究,对同位素交换前后的干物质进行元素分析,同时对交换水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对水中溶解的物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发生同位素交换过程中有一些物质溶解于交换水中,但是H元素的含量变化差异不大;同时研究表明一些分子溶解于交换水中,紫外分析证实了这些分子为蛋白质、淀粉和核酸;通过红外分析可知有一定量的含C和H有机化合物在浸泡过程中发生溶解进入浸泡液,造成有机物含量的损失和H原子的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浸泡能够引起一些元素和物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由于寄主范围广和主动侵染的特点,昆虫病原真菌在侵染、致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包括天敌昆虫在内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等会产生潜在的致病或亚致死风险。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及对天敌生物的影响,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农药与天敌生物联合防治害虫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种生物菌肥对盆栽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4种生物菌肥的效果。[方法]以复垦土壤和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不同的菌肥配施进行盆栽油菜及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4种生物菌肥对盆栽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差异显著。不同浓度的山西菌肥2和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的配施效果更为明显,在施加山西菌肥2后油菜还原糖和土壤速效钾分别比CK提高92.2%,6.42%,硝酸盐含量最低。施加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后盆栽油菜产量,叶绿素,土壤速效磷分别比CK增加156.6%,65.6%,65.6%。南京菌肥施加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比CK增加128.7%。[结论]山西菌肥2,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以及南京菌肥对提高盆栽油菜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的养分含量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84-1388
地表温度是研究全球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键参数,它是研究地-气之间相互过程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城市的热环境、资源利用及土地规划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主要介绍了3种地表温度测定方法(实地观测方法、基于遥感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法、基于路面模式模拟地表温度法)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实地观测法气象站点有限,只能获取个别点位的信息,但在气象站点上可以获得时间点连续的气象观测资料;遥感卫星具有时间同步性好、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动态性好的特点,且反演地表温度的精度较高,可以满足需要,成为目前能最大范围获取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主要途径;基于路面模式模拟地表温度的方法与气象站点观测的地表温度比遥感反演法的吻合好,但需要众多的地表覆盖数据和参数,其不易获得,限制了它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挑战——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51-5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量耕地资源被占用,劳动力呈现"城市化"转移倾向,新型城镇化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粮食种植比重下降,从而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许多挑战。因此,为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山西省应该协调好城镇化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覆膜对旱地冬小麦产量与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措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试验设测控施肥、垄膜沟播+测控施肥和平膜穴播+测控施肥3种方式。结果表明,平膜穴播+测控施肥处理可显著提高产量,产量高达12 823.33 kg/hm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和穗粒数是增产的主要因素;夏闲期土壤水分得到补充与恢复,播种时平膜穴播+测控施肥处理下2 m土壤贮水量显著提高,尤其是0~140 cm土层保水效果较好;平膜穴播+测控施肥处理耗水较多,较其他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66%~7.37%。因此,平膜穴播+测控施肥是最适宜山西晋南地区的覆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采样尺度,尤其是在大尺度区域,对实时掌控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精准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为例,以368 843个土壤养分采样点数据为原始数据,选择11个格网尺度(0.5km×0.5km、1km×1km、1.5km×1.5km、2km×2km、2.5km×2.5km、3km×3km、3.5km×3.5km、4km×4km、4.5km×4.5km、5km×5km、5.5km×5.5km)对土壤养分点进行样点选择,比较分析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基本统计信息、半方差变异函数和普通克里金插值精度,以确定山西省土壤养分的最佳采样尺度。研究表明:在不同尺度下,这4种土壤养分均处于中等变异强度,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变化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大尺度下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变大,速效钾则变化不明显,速效磷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较差,对该指标进行了剔除。分析不同尺度下插值精度指标,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的最佳预测尺度分别为4.5km、3.5km、2.5km尺度。综合各分析结果,最后确定2.5km为山西省土壤养分最佳的采样尺度。对不同地貌原始密度样点和2.5km尺度下样点空间制图,分析不同地貌下土壤养分含量各等级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差异,发现两种密度分布状况在不同地貌、不同等级的差异甚小。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813-1817
土壤侵蚀的发生使得土壤资源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灾害加剧,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活。以山西省太谷县为研究区,在ENVI,Arc GIS软件的支持下,以1990,2007,2015年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坡度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因子和植被覆盖度因子,对太谷县3个时期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并对近25 a间太谷县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在25 a间主要呈现加重趋势,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中度侵蚀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太谷县南部区域土壤侵蚀长期比较严重,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李华  毕如田  乔显亮 《土壤》2007,39(4):646-651
以山西省永济市耕地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整理土壤环境质量样点数据,运用GIS技术建立了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分析评价,获得了永济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土壤面源污染水、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个样点中有3个为无污染,11个为轻度污染,4个为中度污染.点源污染土壤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污染物为F、Cl、Pb、Cd、As及DDT.蔬菜地样点综合评价表明:大部分蔬菜生产符合绿色食品种植要求(NY/T391-2000)和无公害食品蔬菜地种植要求(NY5010-2001);在不符合要求的样点中,超标物主要是Cd、Pb、Hg、As及DDT.该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与修复决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追氮和垄膜沟播种植对晋南旱地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追氮、垄膜沟播种植对晋南旱地冬小麦生育期地上部氮素吸收累积,02 m土层氮素残留、损失及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追氮和垄膜沟播种植均可显著提高旱地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苗期和返青至抽穗期是冬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两个高峰期,分别占到最大累积量的20%46%和29%57%。追施氮的利用率高于基施氮的利用率; 随施氮量增加,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增加,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2040 cm土层为硝态氮积累的峰值区,垄膜沟播种植可以减少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但增加了氮的表观损失量; 冬小麦生长季土壤氮输出以表观损失为主,氮肥表观损失率在4087%7629%之间,且主要发生在播前至返青期。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氮素吸收累积、土壤残留、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平衡等因素,旱地冬小麦应采取氮肥后移顶凌追施和垄膜沟播相配套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